?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化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5.3億元,同比增長5.2%。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28.9億元,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37.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89.0億元,增長6.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8.6:24.1:57.3。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1227元,同比增長6.2%。民營經濟增加值101.4億元,增長5.2%,占全縣經濟總量的65.3%。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7.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1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2.85%,比上年末提高0.62個百分點。
全年出生人口2662人,出生率為7.07‰;死亡人口3825人,死亡率為10.1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08‰。
城鎮新增就業3079人,同比增長1.2%。
二、農業
全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7.2億元,同比增長1.8%。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8.6萬畝,同比增長0.3%。糧食綜合單產273.7公斤/畝,同比增長0.6%。全年糧食產量24.2萬噸,同比增長1.0%。其中,夏糧產量7.7萬噸,增長1.5%;秋糧產量16.5萬噸,增長0.7%。全年谷物產量10.4萬噸,同比增長0.6%。其中,稻谷產量1.2萬噸,下降2.9%;玉米產量9.1萬噸,增長1.1%;小麥產量23.3噸,下降77.6%。油料產量1.5萬噸,增長2.7%。茶葉產量920.7噸,增產0.3%。
?

全年豬肉產量4.8萬噸,同比下降2.0%。牛肉產量0.1萬噸,同比增長2.7%,禽肉產量0.4萬噸,同比下降8.0%。年末生豬存欄29.8萬頭,同比下降16.4%;生豬出欄57.4萬頭,同比下降4.8%。
三、工業和建筑業? ????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6.1億元,同比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分門類看,采礦業下降9.8%,制造業增長8.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2.3%。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21.4億元,同比增長7.2%。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4.3億元,同比增長8.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5億元,同比增長11.6%;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5.5億元,同比增長5.4%;金融業增加值9.4億元,同比增長1.0%;房地產業增加值8.8億元,同比增長1.0%;其他服務業增加值47.3億元,同比增長7.9%。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8.7%。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17萬噸,同比增長0.45%,貨物運輸周轉量38679萬噸公里,同比增長4.6%。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47萬人次,同比下降4.5%。旅客運輸周轉量8920萬人公里,同比下降2.0%。
年末全縣車輛保有量13.3萬輛,同比增加0.3%。其中載客汽車6.3萬輛,載貨汽車0.9萬輛,摩托車6.2萬輛,新能源車0.3萬輛。
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1億元,同比增長8.2%。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1197件,包裹業務443706件。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收入1.1億元,同比下降5.9%。
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4億元,同比增長11.1%。全縣固定電話用戶50844戶,移動電話用戶170660戶。所有互聯網用戶121892戶。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6億元,同比增長3.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9%。按限額以上單位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6.5億元,增長4.8%;餐飲收入3.8億元,增長8.4%。
???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8.2%,飲料類商品增長64.6%,煙酒類商品增長19.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增長19.7%,化妝品類商品增長157.4%,金銀珠寶類商品增長26.9%,日用品類商品下降9.6%,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增長7.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增長4.8%,中西藥品類商品增長23.9%,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增長12.1%,家具類商品增長11.1%,通訊器材類商品增長27.3%,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增長3.7%,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增長5.8%,汽車類商品下降7.6%。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6%。其中,民間投資(不含房地產)增長126.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下降23.0%;第二產業增長60.0%;第三產業增長2.3%。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60.0%;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1%;房地產投資11.8億元,同比下降26.2%。
七、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88.23萬元,同比增長199.4%。建成并投入使用出口基地3個,新企業獲批進出口資質9家。從物流補貼、參展補貼等方面支持資金共計25萬元。
八、財政金融
全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稅收收入4.2億元,增長2.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68.2億元,增長35.4%。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95.0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295.0億元,增長5.9%。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09.1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209.1億元,增長5.8%。
全年保費總收入5.9億元。其中,財產保險收入2.5億元;人身保險收入3.4億元。全年賠付各類保險金3.5億元,其中,財產保險賠付1.7億元;人身保險賠付1.8億元。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5元,同比增長5.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37元,增長4.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1元,增長6.7%。
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23元,同比增長4.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723元,增長3.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896元,增長5.4%。全縣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5.2%,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33.5%,農村為37.2%。
|
表2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 ||
|
指標名稱 |
絕對量 |
增幅 |
|
全體居民 |
|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23305 |
5.7 |
|
其中:工資性收入 |
12702 |
6.0 |
|
經營凈收入 |
6297 |
5.1 |
|
財產凈收入 |
945 |
7.6 |
|
轉移凈收入 |
3360 |
5.3 |
|
城鎮居民 |
|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34637 |
4.0 |
|
其中:工資性收入 |
23195 |
4.1 |
|
經營凈收入 |
5960 |
3.1 |
|
財產凈收入 |
1715 |
6.5 |
|
轉移凈收入 |
3768 |
3.5 |
|
農村居民 |
|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15021 |
6.7 |
|
其中:工資性收入 |
5032 |
6.9 |
|
經營凈收入 |
6544 |
6.5 |
|
財產凈收入 |
383 |
6.0 |
|
轉移凈收入 |
3061 |
6.6 |
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6萬人,同比增長2.6%。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4萬人,同比下降1.5%。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9萬人,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9.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8.0%。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3萬人,享受生育保險待遇2520人次。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1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5萬人。
年末全縣共有2162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218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80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3028人。全年特殊人群參保人數為124189人,居民醫保全額資助困難群眾14971人。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750元/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610元/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為975元/月,孤兒補助標準1625元/月。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科研機構數4個,科技項目立項15個,引進推廣科技成果15個,授權專利數69件,授權發明專利3件。2023年,全縣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516萬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為0.12%。
全縣共有普通高中教育學校4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普通初中15所,普通小學74所,幼兒園5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6.2?%,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為99.5%。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全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3.1億元,同比增長6.6%,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0%。全縣共有博物館2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站32個,體育館1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28.2萬冊,文化事業經費2232.8萬元。?
全年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7.7億元,同比增長7.7%,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9%。年末全縣擁有國家A級景區14個,其中,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6個,2A級景區4個。全年入境旅游者269人次,增長4.7%;國內旅游者1343.5萬人次,增長15.6%;國內接待游客總花費70.0億元,增長16.6%。
年末全縣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4個,其中,縣屬醫療機構4個,民營醫院9個,疾控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2個,村衛生室247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2695張。其中,醫院床位數1715張,衛生院床位980張。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232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注冊人數為1080人,注冊護士注冊人數為1244人。
年末,全縣體育場地1895個,體育場地總面積117.9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1平方米。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8.1%。全社會用電量增長3.5%。
全年水資源總量42.5億立方米。總用水量4948萬噸,同比下降0.7%。其中,生活用水增長2.8%。年平均降雨量1364毫米。全年總用水量4948萬噸。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2平方公里。
全縣自然保護區1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當年造林面積0.4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70.2%。
全年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2天。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率94.3%。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城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2.6分貝。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8人(含道路運輸事故次責及以下),同比下降11.1%。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人,下降80%。未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
?
?
注釋:
1.本公報中2024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其他服務業包括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行業。
4.行業統計標準:
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有資質的建筑業: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筑業法人單位。
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
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法人單位。
規模以上服務業: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
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大類。
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