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巫溪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2年修訂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巫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
巫溪縣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2022年修訂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適用范圍
1.4 工作原則
2 組織指揮機構
2.1 縣級層面組織指揮機構
2.2 應急工作組職責分配
2.2.1 綜合協調組
2.2.2 工業應急組
2.2.3 城市揚塵應急組
2.2.4 機動車排氣應急組
2.2.5 宣傳引導組
3 監測與預警
3.1 監測
3.1.1監測
3.1.2會商
3.2 預警
3.2.1 預警分級
4 應急響應
4.1 對應等級
4.2 響應措施
5 信息公開
5.1 應急響應報告和通報
5.2 新聞發布
6?總結評估
7 應急保障
7.1 隊伍保障
7.2 物資保障
7.3 經費保障
7.4 信息聯絡保障
7.5 其他保障
8 監督問責
9 附則
9.1 預案管理
9.2 預案解釋
9.3 實施時間
9.4名詞術語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進一步規范我縣空氣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健全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預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降低危害程度,確保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確保環境安全和公眾身體健康。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于做好“十四五”期間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的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的函》《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2年修訂版)的通知》《重慶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重慶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2年修訂版)》《巫溪縣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
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本預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氣,是指 AQI 日均值大于200,或細顆粒物(PM2.5)日濃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或臭氧日最大8小時(O3—8h)濃度大于215微克/立方米的大氣污染天氣。
本預案適用于巫溪縣行政區域內發生或即將發生空氣重污染天氣的應對處置工作。
1.4 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以保障公眾健康為首要目標,提前預警,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重污染天氣對公眾健康的影響。
統一領導,屬地管理。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在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全縣統一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系統,明確各相關單位職責分工。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本區域內的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
科學預警,分級管控。完善空氣質量監測監控體系,加強分析研判,實行定期會商,科學預警。根據不同預警等級,采取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措施,科學處置,有效降低污染影響程度。
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各相關單位各司其職,強化協作,綜合采用經濟、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協同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處置工作,形成重污染天氣應對合力。倡導公眾綠色低碳生活,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
2 組織指揮機構
2.1 縣級層面組織指揮機構
根據工作需要,在重慶市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指揮部)和縣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成立巫溪縣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指揮部)。縣指揮部實行指揮長負責制,由縣政府分管生態環境工作的領導擔任指揮長,縣政府辦公室聯系副主任、縣生態環境局局長、縣應急局局長任副指揮長。
縣指揮部成員單位包括縣政府辦公室、縣委宣傳部、縣發展改革委、縣科技局、縣教委、縣經濟信息委、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規劃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住房城鄉建委、縣城市管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委、縣商務委、縣衛生健康委、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氣象局、縣融媒體中心、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等。
縣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縣生態環境局,承擔日常工作??h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縣經濟信息委、縣公安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住房城鄉建委、城市管理局、縣交通局分管負責人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2.2 應急工作組職責分配
縣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工業應急組、城市揚塵應急組、機動車排氣應急組和宣傳引導組,組織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2.2.1 綜合協調組
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局、縣氣象局
責任單位:縣政府辦公室、縣委宣傳部、縣經濟信息委、縣財政局、縣住房城鄉建委、縣衛生健康委、縣城市管理局、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相關鄉鎮(街道)、工業園區管委會
職責:負責空氣質量和氣象要素的監測綜合分析,依托重慶市空氣質量發布系統預測大氣污染情況,提出空氣重污染預警級別和響應區域的建議;收集研究匯總信息上報,傳達上級有關指示;協調調配有關應急資源,提供穩定后勤保障;協調各工作組全力開展工作;開展應急措施調查、評估,按時上報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情況;對相關部門履職和行政效能的監督和檢查等。
2.2.2 工業應急組
牽頭單位:縣經濟信息委、縣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縣城市管理局、縣市場監管局、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鄉鎮(街道)、縣供電公司
職責:負責督導相關企業儲備優質煤炭,開展限產減排等措施;檢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各餐飲企業的燃料使用情況,指導檢查混凝土攪拌站、瀝青、石材加工、水泥制品(水泥磚)等企業執行情況,規范應急響應;根據預警等級督促重點企業落實應急管理措施,重點開展對企業生產排放臺賬、污染治理設施和在線監測設備運行、預警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根據預警級別督促水泥制品、石材切割等企業采取相應的限產、停產減排措施,降低污染負荷;依法取締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的燃煤設施;對違規排污的企業依法進行處罰;必要時,對企業實行斷電措施。
2.2.3 城市揚塵應急組
牽頭單位:縣住房城鄉建委、縣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委、縣市場監管局、縣氣象局、相關鄉鎮(街道)
職責:負責組織對施工揚塵、道路揚塵的檢查與控制;督促各類施工工地停工,攪拌站、物料堆場和渣土消納場暫停生產作業;加強對易撒漏物質密閉運輸的檢查力度;提高灑水清掃保潔力度;督促響應區域內塵源堆場落實覆蓋、噴淋等措施;查處秸稈、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露天燃燒行為;加強餐飲業油煙排放監管。
2.2.4 機動車排氣應急組
牽頭部門:縣公安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交通局
責任單位:縣住房城鄉建委、縣城市管理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委
職責:負責道路行駛車輛的執法檢查;強化路檢、抽檢頻次,查處高排放車輛和冒黑煙車輛進入禁行區行駛;落實高排放車輛應急限行措施;開展公共交通出行的倡議宣傳;對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油品質量進行檢查;強化交通指揮、保障道路暢通;優化擴大公交運力,保障市民公共交通出行。
2.2.5 宣傳引導組
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縣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縣融媒體中心(電視臺)、中國移動巫溪分公司、中國聯通巫溪分公司、中國電信巫溪分公司
職責:負責及時準確、正面客觀發布權威信息;收集相關輿情;組織開展宣傳報道;做好輿論引導,做好媒體記者接待。
3 監測與預警
3.1 監測
3.1.1監測
縣生態環境局、縣氣象局加強信息資源共享,嚴格按照要求開展空氣質量和氣象條件日常監測,視情況增加高空和移動監測手段,開展重點區域監控和移動連續監測。做好數據收集處理、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以及趨勢預測工作。
3.1.2會商
完善重污染天氣會商預警機制,充實氣象氣候、環境監測等方面的專業力量,及時開展科學研判、動態會商,不斷提高預警科學性、精準性、時效性。發生區域性重污染天氣時,加強與周邊區縣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的信息共享、會商研判,及時啟動區域應急聯動。
3.2 預警
3.2.1 預警分級
按照重污染天氣的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影響的嚴重程度,將預警級別劃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順序依次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
3.2.1.1 黃色預警:預測 AQI 日均值>200,或預測細顆粒物日濃度>115微克/立方米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臭氧日最大8小時濃度>215微克/立方米持續2天及以上,且預測有短時重度污染,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3.2.1.2 橙色預警:預測 AQI 日均值>200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或預測細顆粒物日濃度>115微克/立方米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細顆粒物日濃度>150微克/立方米持續1天(24小時)及以上,或預測臭氧日最大8小時濃度>215微克/立方米持續3天及以上且臭氧日最大8小時濃度>265微克/立方米持續1天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3.2.1.3 紅色預警:預測 AQI 日均值>200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預測 AQI 日均值>300持續1天(24小時)及以上;或預測 AQI 日均值達到500。
3.2.2 預警條件
重污染天氣預警分別為市級區域預警和縣級預警。
接到市指揮部辦公室關于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的區域預警提示信息,啟動不低于預警提示信息預警等級的縣級預警,并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當啟動橙色以上預警時,同時將預警信息抄送周邊區縣。
根據自然地理、氣象條件、污染特征等因素,縣生態環境局、縣氣象局會商研判污染天氣達到預警分級標準,啟動相應等級的縣級預警,并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3.2.3 預警信息發布
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應提前24小時以上發布,若遇特殊氣象條件未能提前發布,判斷滿足預警條件可立即發布預警啟動信息。
3.2.3.1 發布權限
黃色預警信息由縣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審批,由縣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并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橙色、紅色預警信息由縣指揮部辦公室提出預警建議,由縣指揮部或縣指揮部授權縣指揮部辦公室對外發布,并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3.2.3.2 預警內容。預警信息內容應當準確具體,包括發布單位、發布時間和重污染天氣出現的時間、范圍、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預警級別、潛在的危險程度、可能受影響的區域及需采取的措施建議等。
3.2.3.3 發布途徑。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微博、微信、商圈大屏幕等向受影響區域公眾發布信息,告知公眾空氣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引導公眾主動采取自我防護措施。
3.2.3.4 應急值守。達到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條件時,監測值班人員要24小時在崗,加強監控,對重污染天氣可能發生的時間、范圍、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可能受影響的區域等情況每4小時進行更新并做出預測預報。
3.2.4預警調整和解除
預警信息發布后,發布單位應當加強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等工作。當預測發生前后兩次重污染天氣過程,且間隔時間未達到解除預警條件時,應按一次重污染過程計算,從高級別啟動預警。
預警有升級可能時,由縣指揮部或縣指揮部授權縣指揮部辦公室重新發布預警信息,并宣布預警級別調整。
當空氣質量改善到相應級別預警啟動標準以下,且預測將持續36小時以上時,可以降低預警級別或解除預警,由原發布單位提前發布信息。
4 應急響應
4.1 對應預警等級,實行三級響應。
4.1.1 發布黃色預警時,啟動III級應急響應。
4.1.2 發布橙色預警時,啟動II級應急響應。
4.1.3 發布紅色預警時,啟動I級應急響應。
4.2 響應措施
應急響應措施主要分為健康防護措施、倡導性減排措施和強制性減排措施。各有關單位在落實本預案相應等級預警應急響應措施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地空氣質量狀況、污染特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采取更為嚴格的應急措施應對重污染天氣。
III級、II級、I級應急響應的健康防護措施、倡導性減排措施信息由縣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各有關單位組織實施。
III級應急響應的強制性減排措施,縣指揮部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檢查、指導和督促,各有關部門、單位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II級、I級應急響應的強制性減排措施,由縣指揮部設立綜合協調組、工業應急組、城市揚塵應急組、機動車排氣應急組、宣傳引導組對照職責分配,組織開展應急響應工作,工作組牽頭單位派員在縣指揮部辦公室集中辦公??h級有關部門及有關鄉鎮(街道)按照屬事屬地管理原則,組織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4.2.1 總體要求
4.2.1.1 首要污染物為臭氧的應急響應期間,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Ⅲ級、II級、I級應急響應下,減排比例分別達到全社會總排放量的10%、20%和30%以上。首要污染物為細顆粒物的應急響應期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細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Ⅲ級、II級、I級應急響應下,減排比例分別達到全社會總排放量的10%、20%和30%以上。
4.2.1.2 逐個排查本行政區域內各類涉氣污染源,摸清污染排放實際情況,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清單須包括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等基本信息和相應預警級別下的減排措施。按照《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規定,將重點行業涉氣企業全部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其他行業企業視情況納入,確保減排措施全覆蓋。未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的重點行業涉氣企業,根據減排需要,在橙色及以上預警期間采取統一應急減排措施。
對新興產業、戰略性產業和保障民生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減排措施,盡量避免對正常生產生活造成影響。對承擔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等民生保障類企業,在保障任務完成的同時,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實施“以量定產”或“以熱定產”。
每年動態更新應急減排清單,并按要求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備案。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和應急減排清單應當向社會公開,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監督。
4.2.1.3 在制定減排措施時,在滿足減排比例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國家績效分級標準,根據企業工藝裝備水平、污染治理技術、無組織管控措施、監測監控水平、排放限值、運輸方式等環??冃闆r,開展評定分級。對未達到總體減排比例要求的企業,及時加大應急減排力度;確因客觀原因無法達到總體減排比例要求的企業,在提供詳細測算說明和清單后,可視情核實其減排比例。
4.2.1.4 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的工業企業是制定“一廠一策”實施方案的主體,要規范、科學、合理制定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含企業基本情況、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涉氣產排污環節及污染物排放情況(含重型運輸車輛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情況),并載明不同級別預警下具體應急減排措施,實現“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
4.2.1.5 施工揚塵采取管控措施,禁止混凝土攪拌、建筑拆除、渣土車運輸、土石方作業等;道路揚塵采取適當增加主干道路和易產生揚塵路段的機掃和灑水頻次等管控措施。
4.2.1.6 移動源管控重點采取限制高排放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等措施。涉及大宗原材料及產品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應制定錯峰運輸方案,從源頭管控高排放車輛。機動車限行納入常規城市管理的,不納入應急管控范疇,不計入減排比例。
4.2.1.7 加強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污染與重污染天氣發生的相關性分析,實行精準施策。強化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時段分類管控措施,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
4.2.2 Ⅲ級響應措施
4.2.2.1 健康防護措施
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等按照預警信息發布途徑及時發布健康防護警示,提醒兒童、老年人和相關疾病患者采取防護措施,提醒一般人減少戶外活動,提醒室外作業人員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或減少室外作業??h教委指導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減少學生戶外活動時間。縣衛生健康委組織醫療機構適當增設相關疾病門診、急診,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易感人群的就醫指導和診療保障。
4.2.2.2 倡議性減排措施
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等按照預警信息發布途徑發布信息建議,倡導公眾綠色消費,單位和公眾盡量減少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的涂料、油漆、溶劑等原材料及產品;倡導公眾綠色出行,鼓勵乘坐公交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駐車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倡導公眾綠色生活,節能減排,夏季適當調高、冬季適當調低空調溫度。
4.2.2.3 強制性減排措施
(一)首要污染物為臭氧的應急響應期間,在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的條件下,采取工業源、移動源、生活源等減排措施(II級、I級下同)。
工業源減排措施。執行重污染天氣工業源應急減排清單黃色預警減排措施。采取降低生產負荷、停產、加強污染治理、大宗物料錯峰運輸等措施實現減排。突出對工業涂裝、家具制造、印刷包裝、電子制造、石化、醫藥制造、機械加工、鑄造、制鞋等企業的管控,督促企業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減少有機溶劑使用,有條件的企業應在光化學反應關鍵時段(8—18時)安排錯峰生產或暫停生產。
移動源減排措施。執行本區域重污染天氣移動源應急減排清單黃色預警減排措施。增加機動車路檢、抽檢數量和頻率,嚴查冒黑煙車輛及尾氣排放超標車輛上路行駛行為。限行區域內全天依法禁行高排放機動車。暫停使用挖掘機、裝載機、平地機、壓路機、攤鋪機、叉車等非道路移動機械(電動非道路移動機械除外)。增加對生產流通領域加油站和油庫車用油品環保指標的檢查頻次,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油品行為。
生活源減排措施。加大對餐飲油煙凈化設施、汽修噴涂作業、干洗行業等生活源的檢查力度。在光化學反應關鍵時段(8—18時)應避免開展外立面改造、道路瀝青鋪設、市政設施維護、交通標志標線刷漆等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作業。確需施工的應實施
精細化管控,使用水性涂料等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涂料。
(二)首要污染物為細顆粒物的應急響應期間,在臭氧應急響應措施的基礎上增加揚塵源和其他減排措施(II級、I級下同)。
揚塵源減排措施。執行本區域重污染天氣揚塵源應急減排清單黃色預警減排措施。依法禁止從事土石方施工和房屋拆除施工作業;依法暫停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碼頭生產作業,并做好場地灑水降塵工作;依法禁止無密閉措施運輸車輛在城市主干道行駛。在日常管控的基礎上,增加對施工揚塵、渣土消納場揚塵、道路揚塵等的檢查頻次。施工現場和重點企業煤、焦、渣、沙石等生產經營現場以及城市道路灑水沖洗頻次,每日不少于3次。
其他減排措施。依法禁止違規露天燃燒農業廢棄物、城市清掃廢物、園林廢棄物、建筑廢棄物、罰沒品等,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檢查與執法力度。根據《重慶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依法禁止或限制煙花爆竹燃放,相關部門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檢查與執法力度。爭取人工增雨等氣象干預措施。
4.2.3 Ⅱ級響應措施
在III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增加或強化以下措施:
4.2.3.1 倡導性減排措施
指導企事業單位根據重污染天氣實際情況、應急響應措施,采取調休、錯峰上下班、遠程辦公等彈性工作制。
4.2.3.2 強制性減排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的條件下,采取以下措施:
工業源減排措施。執行本區域重污染天氣工業源應急減排清單橙色預警減排措施。針對涉氣工序停限產或提高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等方式實現減排。
揚塵源減排措施。執行本區域重污染天氣揚塵源應急減排清單橙色預警減排措施。依法禁止所有園林綠化、道路開挖等室外施工作業。依法禁止所有渣土消納場接納渣土或進行場內渣土轉運和挖掘施工作業。加強施工揚塵環境監管和執法檢查工作,督促施工單位停工。加強對產生揚塵、粉塵、煙塵等重點企業的煤、焦、渣、沙石等堆場實施覆蓋或者不間斷噴淋等控塵措施情況的檢查。建筑工地對料堆、土堆增加灑水和噴淋頻次或采取覆蓋措施。施工現場和重點企業煤、焦、渣、沙石等生產經營現場灑水沖洗頻次,每日不少于4次;城市道路每日灑水沖洗頻次,每日不少于4次,增加夜間灑水沖洗作業。
移動源減排措施。執行本區域重污染天氣移動源應急減排清單橙色預警減排措施。根據大氣污染狀況實施特定區域冒黑煙車輛限行。減少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公務車輛使用。交通部門適時調整公共交通運輸能力,保障市民出行。
4.2.4 Ⅰ級響應措施
在Ⅱ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增加或強化以下措施:
4.2.4.1 健康防護措施
縣教委指導中小學校和幼兒園依法取消學生戶外活動或停課,可通過遠程教育等方式安排學生在家學習。
4.2.4.2 強制性減排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的條件下,采取以下措施:
工業源減排措施。執行本區域重污染天氣工業源應急減排清單紅色預警減排措施。列入年度落后產能淘汰計劃的排放大氣污染物企業全部依法停產。
揚塵源減排措施。執行本區域重污染天氣揚塵源應急減排清單紅色預警減排措施。
移動源減排措施。執行本區域重污染天氣移動源應急減排清單紅色預警減排措施。
5 信息公開
5.1 應急響應報告和通報
縣指揮部在重污染天氣預警發布、調整和解除后1天內將相關信息報市指揮部辦公室。并視情況向周邊區縣或城市通報有關情況。
5.2 新聞發布
借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通過發布新聞通稿、舉行新聞發布會等形式,主動、及時、準確、客觀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和應對情況,回應社會關切,澄清不實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6 總結評估
預警解除時,響應自行終止。縣指揮部辦公室及時組織調查、分析、評估響應措施落實情況及效果,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并及時向縣指揮部及市指揮部辦公室報送總結評估報告。
7?應急保障
7.1 隊伍保障
加強環境空氣質量和氣象預測預報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提高空氣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能力??h應急指揮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應明確專門人員負責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提高應對重污染天氣的組織、協調、實施和監管能力,確保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能迅速參與并完成各項應急響應工作。
7.2 物資保障
加強環境應急監測設備、環境氣象應急設備配備和日常維護管理,確保性能穩定、數據準確,保障重污染天氣污染預報、應急監測、污染控制、處理處置等應對工作需求。
加強醫療機構應急能力建設,完善重污染天氣情況下呼吸道疾病易感人群激增的應對措施,提高呼吸道疾病應急接診和醫療救護能力。
7.3 經費保障
縣財政局為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修編、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監督檢查、基礎設施建設、應急技術支持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7.4 信息聯絡保障
健全重污染天氣應急值守制度,健全通信保障機制,明確重污染天氣應急負責人和聯絡員,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確保應急信息和指令及時有效傳達。 中國移動巫溪分公司、中國聯通巫溪分公司、中國電信巫溪分公司要保障應急響應期間的通信聯絡和信息傳遞暢通。
7.5 其他保障
各鄉鎮(街道)、縣政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加強空氣重污染天氣應對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定期組織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不斷提升空氣重污染天氣應對能力。
縣生態環境局、縣氣象局加強大氣環境監測網絡和環境氣象監測網絡建設,建設預報預警業務平臺,建立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會商制度,做好空氣重污染天氣過程的趨勢分析,不斷提高預測預警的準確率。建立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定期更新機制,及時掌握年度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時空分布,為日常監管、監測預警、應急響應提供定量化依據。
8 監督問責
縣政府督查辦要對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應急減排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嚴格監管。各鄉鎮(街道)、縣政府有關部門、有關企事業單位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化分析等手段,實時分析污染源在線監測、城市工業用電量、重點涉氣企業用電量、城市車流量、重型載貨車活動水平、非道路移動機械作業動態、遙感等數據,篩選涉嫌存在應急減排措施不落實的企業,對其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嚴厲打擊應急響應期間減排措施不落實、自動監測數據造假、生產記錄造假等違法行為。對已評定績效等級的工業企業、綠色標桿工地等,未達到相應指標要求的,按規定降級處理。
縣指揮部辦公室要督導檢查應急響應措施工作開展情況,定期對督導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對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未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的,報政府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及人員責任。
9?附則
9.1 預案管理
縣指揮部辦公室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應急預案評估工作,適時對本預案進行修訂。本預案有效期原則上不超過5年。各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要制定與職責或所排放污染物相關的專項工作方案,落實具體工作人員和相關物資。
9.2 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縣生態環境局負責解釋。
9.3 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段紫h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巫溪縣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巫溪府辦發〔2021〕83號)同時廢止。
9.4 名詞術語
響應區域:指重污染天氣污染源頭可能所在和可能受到影響需采取應對措施的區域,Ⅲ級響應時,其具體范圍由綜合協調組建議,縣指揮部決定,無特殊情況范圍為海拔350m以下的鳳凰鎮—柏楊街道—寧河街道—城廂鎮的柏楊河—大寧河河谷區域,示意圖如附件4所示,Ⅱ級、Ⅰ級響應時,其具體范圍由市指揮部辦公室決定。
附件:1. 巫溪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職責分工
2. 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減排措施企業名單
3 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減排措施施工工地名單
4.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機構圖
5.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范圍圖
??????????6. 巫溪縣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聯系表
附件1
?
巫溪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職責分工表
|
序號 |
成員單位 |
職責分工 |
|
1 |
縣政府辦公室 |
負責對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履職情況開展政務督查督辦。 |
|
2 |
縣委宣傳部 |
牽頭負責宣傳引導組,組織協調主要新聞媒體做好本預案和全縣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的宣傳報道;負責組織協調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發布,組織指導新聞報道工作;配合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宣傳教育活動,做好社會動員,普及科學常識。 |
|
3 |
縣發展改革委 |
負責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能源調度工作,督促有關單位做好縣外電力采購等能源保障工作;負責監督重點燃煤企業儲備與調配使用優質煤炭。 |
|
4 |
縣教委 |
負責指導督促執行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重污染天氣響應期間減少或停止戶外教學活動、采取彈性教學或停課等應急措施,并對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相關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指導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重污染天氣健康防護知識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及時總結評估應急響應期間各項措施的執行情況及效果,并報告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
|
5 |
縣科技局 |
配合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宣傳教育活動,做好社會動員,普及科學常識。 |
|
6 |
縣經濟信息委 |
牽頭工業應急組,負責配合環保部門制定并更新工業企業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協助指導督促重點排污企業編制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并對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相關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
|
7 |
縣公安局 |
牽頭機動車排氣應急組,制訂機動車限行、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等管控措施,并對相關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指導督促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重型運輸車輛管控措施,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聯合生態環境部門組織開展機動車大氣污染的監督檢查;配合城管部門開展渣土車、砂石車等車輛違反規定上路行駛的檢查執法。 |
|
8 |
縣財政局 |
負責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經費保障。 |
|
9 |
縣規劃自然資源局 |
制定土地整治施工、礦山露天開采揚塵管控方案,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土地整治施工工地非道路移動機械和建筑垃圾、渣土、砂石運輸等重型車輛管控措施,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
|
10 |
縣生態環境局 |
負責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統籌協調;牽頭制(修)訂全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指導督促重點企業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實施方案,并對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相關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負責全縣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與評估,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會同氣象部門及專家組加強空氣質量預警會商和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向縣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報送預警建議;牽頭制定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分級會商實施方案;牽頭制定并定期更新大氣污染源清單,組織制定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對納入保障類項目的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運轉或涉及國家戰略性產業的工業企業進行預審核;組織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宣傳教育活動,做好社會動員,普及科學常識;收集分析各部門工作信息,及時上報重要信息;聯合公安機關開展機動車大氣污染的監督檢查;配合做好新聞發布工作;負責重污染天氣專家組的日常工作。 |
|
11 |
縣住房城鄉建委 |
牽頭負責城市揚塵應急組工作,制定并定期更新房屋建筑施工、城市管網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對各地制定的納入保障類的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的建筑施工、城市管網建設項目進行預審核;指導督促各施工單位制定并組織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房屋建筑、城市管網施工工地揚塵控制措施;組織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室外建筑工地噴涂粉刷、房屋立面整治涂刷作業等管控措施,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房屋建筑和城市管網施工項目非道路移動機械和建筑垃圾、渣土、砂石運輸等重型車輛管控措施,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配合城管部門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對建筑垃圾、渣土、砂石運輸車輛的執法檢查力度。 |
|
12 |
縣城市管理局 |
牽頭負責城市揚塵應急組工作;制定并定期更新市政基礎設施施工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對各地制定的納入保障類的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的市政道路建設項目進行預審核;指導督促各施工單位制定并組織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市政基礎設施施工工地揚塵控制措施;指導督促各施工單位制定并組織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市政基礎設施施工工地揚塵控制措施;負責開展渣土車、砂石車等車輛拋灑、帶泥上路等違法行為的執法檢查;負責制定并組織落實城市道路揚塵控制和禁止城市違規露天焚燒、露天燒烤、違章占道經營燒烤實施方案。 |
|
13 |
縣交通局 |
牽頭機動車排氣應急組,負責制定并定期更新權限范圍內公路維修施工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對各地制定的納入保障類的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的交通建設項目進行預審核;組織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公共交通運力保障措施,引導公眾選擇綠色出行;負責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權限范圍內公路施工和養護揚塵污染控制實施方案和噴涂粉刷、切割、護坡噴漿等施工過程管控措施,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權限范圍內公路施工和養護項目非道路移動機械和建筑垃圾、渣土、砂石運輸等重型車輛管控措施,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
|
14 |
縣農業農村委 |
負責加大對露天焚燒秸稈等行為的查處力度。 |
|
15 |
縣商務委 |
負責服裝干洗行業監管,確保廢氣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切實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配合縣生態環境局做好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的監管。 |
|
16 |
縣衛生健康委 |
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診療措施,并抓好落實;及時開展重污染天氣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監測工作,研究指導重污染天氣的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加強對特殊人群的健康防范指導,組織開展重污染天氣健康防護相關知識宣傳。 |
|
17 |
縣應急局 |
根據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項目清單,指導重點污染企業做好臨時停產、限產(降低生產負荷)時的安全生產工作;配合做好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演練、應急響應、調查評估、信息發布、應急保障和救助救援等工作。 |
|
18 |
縣市場監管局 |
負責組織開展燃煤質量監督檢查,加強生產領域涉及排放的特種設備、成品燃油、燃氣的質量監管;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不合格車船用燃料的違法行為。 |
|
19 |
工業園區管委會 |
督促管轄范圍內企業落實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各項措施;及時報送應急管理工作情況。 |
|
20 |
縣融媒體中心 |
負責指導、督促和協調廣播電視媒體做好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的發布工作;負責指導和協調廣播電視媒體開展重污染天氣預防、控制措施的宣傳報道。 |
|
21 |
縣氣象局 |
負責環境氣象監測、氣象預報及信息發布;向指揮中心成員單位提供有關氣象數據;分析重污染天氣的氣象背景,會商提出預警建議;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
22 |
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 |
負責編制本行政區域(轄區)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督促企業落實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各項措施;及時報送應急管理工作情況。 |
附件2
?
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減排措施企業名單
|
序號 |
企業名稱 |
所屬區域 |
詳細地址 |
行業類別 |
審核類別 |
執行減排 措施情況 |
|
1 |
巫溪縣玉帛石材有限公司 |
巫溪縣 |
尖山鎮川山村10社 |
其他 |
縣級名單 |
涉氣工序停產 |
|
2 |
重慶市渝溪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巫溪縣 |
城廂鎮白新社區 |
水泥 |
縣級名單 |
非績效引領性 |
|
3 |
巫溪縣瑞祥采石有限責任公司 |
巫溪縣 |
尖山鎮大包村委會 |
其他 |
縣級名單 |
涉氣工序停產 |
|
4 |
巫溪縣淼貿建材銷售有限公司 |
巫溪縣 |
土城鎮和平村委會2社 |
其他 |
縣級名單 |
涉氣工序停產 |
|
5 |
巫溪縣永創預制構件廠 |
巫溪縣 |
土城鎮坪陽村委會3社 |
其他 |
縣級名單 |
涉氣工序停產 |
附件3
?
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減排措施施工工地名單
|
序號 |
工地名稱 |
所屬區域 |
詳細地址 |
執行減排 措施情況 |
|
1 |
海成·云著 |
巫溪縣 |
北井大道碧桂園旁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2 |
海成·公園里 |
巫溪縣 |
馬鎮壩濱河南路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3 |
白馬大道二標 |
巫溪縣 |
馬鎮壩濱河南路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4 |
白馬大道三標 |
巫溪縣 |
馬鎮壩濱河南路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5 |
飛洋·華府(二期) |
巫溪縣 |
氣象局旁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6 |
海成·公園里 |
巫溪縣 |
濱河南路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7 |
渝陜鄂邊貿物流園區先鋒大院安置房二期工程 |
巫溪縣 |
前進橋先鋒小學旁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8 |
巫溪縣馬鎮壩第七統建安置房(一期) |
巫溪縣 |
白馬中學旁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9 |
巫溪縣第三人民醫院 |
巫溪縣 |
通城鎮衛生院旁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10 |
通城鎮龍池村便民服務綜合體項目建設 |
巫溪縣 |
通城鎮龍池村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11 |
巫溪縣中醫院二期養護中心綜合大樓 |
巫溪縣 |
中醫院后面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
12 |
巫溪縣中醫院門急診住院綜合大樓 |
巫溪縣 |
中醫院后面 |
分級推進橙色、黃色、紅色預警措施 |
附件4
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機構圖

附件5
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范圍圖

附件6
?
巫溪縣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聯系表
|
序號 |
單位 |
聯系電話 |
|
1 |
縣政府辦公室 |
51528306 |
|
2 |
縣委宣傳部 |
51522116 |
|
3 |
縣教委 |
51523060 |
|
4 |
縣經濟信息委 |
51522842 |
|
5 |
縣公安局 |
51229000 |
|
6 |
縣民政局 |
51515966 |
|
7 |
縣財政局 |
51522032 |
|
8 |
縣規劃自然資源局 |
51522208 |
|
9 |
縣生態環境局 |
51522557 |
|
10 |
縣住房城鄉建委 |
51522013 |
|
11 |
縣城市管理局 |
51529600 |
|
12 |
縣交通局 |
51522518 |
|
13 |
縣農業農村委 |
51522326 |
|
14 |
縣商務委 |
51522862 |
|
15 |
縣衛生健康委 |
51524319 |
|
16 |
縣應急局 |
51522817 |
|
17 |
縣市場監管局 |
51522241 |
|
18 |
工業園區管委會 |
51531063 |
|
19 |
縣融媒體中心(電視臺) |
51522488 |
|
20 |
縣氣象局 |
51811139 |
|
21 |
縣機關事務中心 |
51728383 |
|
22 |
寧河街道辦事處 |
51336983 |
|
23 |
柏楊街道辦事處 |
51889990 |
|
24 |
城廂鎮人民政府 |
51512223 |
|
25 |
鳳凰鎮人民政府 |
51631008 |
|
26 |
勝利鄉人民政府 |
51638005 |
|
27 |
縣供電公司 |
51223022 |
|
28 |
中國移動巫溪分公司 |
13594741398 |
|
29 |
中國電信巫溪分公司 |
51526188 |
|
30 |
中國聯通巫溪分公司 |
859500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