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民委員會:
為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范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管理,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根據《巫溪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溪財發〔2020〕148號),《巫溪縣國有資金投資非必須招標項目隨機抽取承包商管理辦法》(巫溪府發〔2020〕2號),《巫溪縣關于做好工程建設領域“六穩”“六保”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巫溪府紀〔2020〕36號),《巫溪縣財政局關于申報2023年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的通知》(溪財發〔2023〕110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
附件:《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實施方案》
?
?
花臺鄉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0日
(此件主動公開)?
??
?
附件:??
?
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實施方案
?
為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規范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管理,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根據《巫溪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溪財發〔2020〕148號),《巫溪縣國有資金投資非必須招標項目隨機抽取承包商管理辦法》(巫溪府發〔2020〕2號),《巫溪縣關于做好工程建設領域“六穩”“六保”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巫溪府紀〔2020〕36號),《巫溪縣財政局關于申報2023年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的通知》(溪財發〔2023〕110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為加強和規范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管理,推動中央和市級有關農村改革發展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落實,提高財政獎補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巫溪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溪財發〔2020〕148號),《巫溪縣國有資金投資非必須招標項目隨機抽取承包商管理辦法》(巫溪府發〔2020〕2號),《巫溪縣關于做好工程建設領域“六穩”“六保”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巫溪府紀〔2020〕36號)有關規定。以促進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強基礎興產業為重點,把農民籌資籌勞和財政獎補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強大的發展活力和良性的投入產出機制。
(二)基本原則
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管理和使用,主要遵循客觀公正、突出重點、管理規范、力求實效的原則。
二、主要內容
(一)申報條件
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申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是村“兩委”班子團結,戰斗力強,在群眾中威信高,熱心為村內辦公益事業;二是村風正,村民純樸,參與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積極性高,議事程序規范,絕大部分群眾都能自愿籌資;三是村級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亟需解決和改善;四是村民能按照標準及時籌集資金,并劃入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專戶;五是村里制定了農村公益設施長效管護制度。
(二)申報范圍
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以行政村為單位,獎補范圍主要限于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主要包括:村內道路、村內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村容村貎改造、農村集中居住區域的水、電、路、場平等相關基礎設施、農村公益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農民通過民主程序議定需要興辦且符合上級有關規定的其它公益事業項目。
下列支出不得列入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
①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和村干部報酬;②各種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③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④修建樓堂館所(村集體發展生產的經營性物業除外);⑤占地及青苗補償;⑥彌補村辦公經費和企業虧損;⑦彌補預算支出缺口和償還債務;⑧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⑩其他與農村綜合改革工作無關的支出。
(三)申報和審批程序
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申報和審批程序。按照村民議定、村級申報、鄉鎮初審、縣級復核的程序自下而上的進行。
1.?村級申報。村支“兩委”將上述方案和小組名單在項目涉及的村民小組公開公示15天,群眾無異議后,填報《重慶市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申報表》和《重慶市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申報標準文本》,向所在鄉鎮政府提出獎補申請。
2.?鄉鎮初審。鄉鎮人民政府組織財政辦、經發辦等相關單位,對村支“兩委”上報的獎補項目申請進行初審,對符合要求、通過初審的項目,根據縣財政局下達的資金計劃,結合項目的輕重緩急提出初步建設方案,由鄉鎮人民政府先將方案中的籌資籌勞情況及申報文本報縣農民負擔監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再向縣財政局報送完整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申報材料。
3.?縣級復核。縣財政局按照總體建設規劃和相關要求,會同農業、交通、旅游等有關部門,對鄉鎮獎補申請進行審核、篩選和排序,形成申報方案,以正式文件并通過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信息監管系統上報市財政局。
(四)籌資籌勞
按照《中共重慶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執行我市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限額標準的通知》(渝委農工組辦〔2013〕8號)《巫溪縣人民政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關于嚴格規范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操作程序的意見》(溪農負辦發〔2013〕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情況,確定籌資籌勞標準上限為:籌資標準為50元/人/年;籌勞標準為每個勞動力每年不得超過5個工日。
(五)項目管理
全面實行“六制化”管理制度:
1.?項目審批制。項目村議定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方案要經鄉政府審核,報縣財政獎補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后實施。
2.?項目公示制。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建設內容、籌資數量、獎補金額、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等情況按照村務財務公開的要求,及時向村民公布。
3.?建設公開制。原則上由村民自行組織實施,實行報賬制管理;技術要求較高、村級無能力實施的,由鄉人民政府按照《巫溪縣國有資金投資非必須招標項目隨機抽取承包商管理辦法》或法律規定的其他程序組織實施。項目實施主體、管護主體應在村民議事和項目申報時明確。
4.?領導負責制。村支“兩委”主要領導對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負總責。
5.?項目驗收制。村上成立項目領導和質量監督小組,對項目施工過程進行全程實時監管;鄉成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領導和驗收小組,強化項目監管和組織驗收工作,驗收結果將作為項目結算和資金撥付的重要依據。
6.?監督檢查制。各項目村要充分發揮質量監督、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并建立多方聯動監督機制,將資金使用情況納入紀委監委、財政、社會監督范圍,形成監督合力。鄉財政辦要設立和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對違反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民主議事程序,違規分配、擠占、挪用、滯留財政獎補資金等行為,一旦查實,必須嚴格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報賬程序
鄉財政辦應設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專帳并分村設立明細專賬,投入每個獎補項目的所有資金都必須納入鄉財政管轄,財政獎補項目一律實行鄉財政報賬制,原則上應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或銀行轉賬支付,嚴禁大額現金支付。獎補項目啟動實施后,報賬時應先行支付村民籌資、村集體投入、社會捐資到賬資金,再撥付獎補資金。獎補項目開工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預撥部分啟動資金,日常支付按照工程進度撥款。項目全部竣工,并通過驗收合格和結算后,支付所有的工程款項,同時,預留5%的質量保證金,待縣級復核驗收合格后支付。
1.?村民自建項目。由村支“兩委”向鄉財政辦提交報賬申請書、材料采購原始憑證、人工費用原始憑證等,每張憑證及附件都必須由經辦人、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民民主理財小組、項目質量監督小組簽章;財政辦按程序進行審核,報鄉分管領導簽章同意后,予以報賬,并撥付資金。
2.?其他方式建設項目。由項目施工單位按合同、工程進度和竣工驗收情況提交報賬申請書,附施工合同和經監理人員、監理單位簽章的監理資料,由施工單位負責人、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民民主理財小組、項目質量監督小組簽章;財政辦按程序進行審核,報鄉分管領導簽章同意后,予以報賬,并通過銀行轉賬將資金直接撥付施工單位。
(七)結余處理。
根據項目竣工驗收結果,鄉財政辦應與村支“兩委”或項目承建單位辦理竣工結算手續,并將結余資金全額上繳財政專戶,嚴禁將結余資金另作他用。
(八)會計處理。
獎補資金列報口徑:通過“2130701---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補助”科目列報支出,經濟分類為(31005)。財政辦應注意與村級獎補項目專賬的對接,切實做好會計分錄,完善必備附件。村級會計應設置“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資金”科目用于核算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公益事業。按“一事一議”形式籌集的專項資金的投入、使用、結余必須通過本科目并按獎補項目設置明細科目,分村核算。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爭取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建設,機遇難得,責任重大,項目村務必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抓好落實,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鄉人民政府要及時成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項目領導小組負責此項工作。同時派出指導組到項目村指導工作。項目村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具體實施此項工作。
(二)宣傳引導,營造氛圍。充分運用會議、宣傳欄、公示等多種方式開展廣泛宣傳,讓群眾知道開展、興辦村內公益事業建設是保證農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有效形式,是黨和政府關心“三農”,加大財政資金向“三農”投入的有效載體,是為村民謀利益的有效途徑。加強項目村干部的培訓,使他們懂得開展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有關規定,促進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工作合法、有序、規范進行。
(三)加強督查,實行獎懲。鄉要加強對項目村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對工作開展不力,程序不規范的村,視其情況少報或不報審批項目,對弄虛作假,騙取財政獎補資金,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