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疊翠映碧水,藍天常駐潤民心。“十四五”期間,巫溪縣生態環境局篤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污染防治攻堅戰連續四年獲優,生態質量指數高出全國均值16.45個百分點,綠色發展動能澎湃;立足“十五五”新起點,巫溪縣生態環境局正以“五項重點任務”為牽引,奮力打造美麗重慶建設樣板,推動生態“顏值”與治理“效能”雙提升。
今天推出系列訪談新聞節目《回眸“十四五” 啟程“十五五”》,本期邀請到縣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長俊,請他為我們介紹巫溪如何從“生態答卷”邁向“美麗新篇”。
01
“十四五” 期間,巫溪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哪些顯著成效?
“十四五”期間,我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績主要體現在“四個更加”。第一是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我們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連續4年為優。
一是水越來越清。“十四五”期間,7個水質考核、評價監測斷面均達地表水Ⅱ類標準,特別是國考斷面大寧河花臺斷面水質今年1-9月提升至Ⅰ類標準,5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常年保持100%,地表水考核由全市第12名升至第2名,大寧河“三水共治”經驗獲評重慶市優秀案例。
二是天越來越藍。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從326天增至352天,PM2.5濃度從30.3微克/立方米降至21.5微克/立方米、較全市平均水平低12.1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排名由全市第8名升至第4名。
三是土越來越凈。我們完成了61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消除黑臭水體面積13.83萬平方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71.4%,行政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率達60%。“中水回用、空地復用、能源互用”“三用”模式入選重慶市典型案例。我們還完成了宏達化工污染地塊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提供凈土面積11000㎡,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續保持100%。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2%、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安全利用率達到100%,還創建了“無廢細胞”10個。
02
大家都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生活當中的水、空氣、土壤的質量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升。那么除了環境本身變好,在其他方面,還有哪些進展呢?
我們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面積2068平方公里,我們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0.2%以上。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我們建成了全市首個生物多樣性地面監測站,并且入選了全國第二批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觀測到國家級保護動物19種,植物150余種。2024年我們生態質量指數72.4,高出全國均值16.45。我們的環境治理體系也更加健全。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閉環整改機制,自查整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3770個。我們還把1000余個固定污染源納入了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設置各類監測點位290個,形成了“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
03
我們不僅守護了“綠水青山”,更建立了一套長效的治理機制,那么這些環保工作是如何來助力全縣綠色發展?
這方面我們的綠色發展動能更加強勁。構建覆蓋全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我們一共劃定了17個管控單元,優先保護單元10個,占全縣國土面積58.4%。我們建成投產清潔能源34.5萬千瓦,備案森林經營碳匯項目1個,預計減排二氧化碳20余萬噸。我們積極推進氣候投融資試點,現在入庫項目29個,綠色貸款余額約30億元。
04
“十五五” 期間,巫溪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方向是什么?
展望“十五五”,我們將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縣委縣政府工作安排,以推進美麗重慶建設“最佳實踐”為統領,全力推進“持續深入打好生態保護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持續推動生態優先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持續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風險、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變革重塑”五項重點任務,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重慶影響力巫溪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力爭實現“環境治理質效、生態系統保護、城鄉大美風貌、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智治水平”五個明顯提升。

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