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應急擔當守護平安。“十四五”以來,縣應急管理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推動防災減災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御的戰略轉變;站在“十五五”新起點,縣應急管理局正以“智慧化、精準化、系統化”為方向,奮力織密風險防控網、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提升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
今天推出系列訪談新聞節目《回眸“十四五” 啟程“十五五”》,本期邀請到縣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崔道全,請他為我們講述巫溪應急管理如何從“筑牢防線”邁向“體系現代化”。
“十四五”期間,縣應急管理工作的整體情況和最突出的亮點有哪些?
回顧“十四五”,我縣安全生產領域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亡人數逐年下降;未發生自然災害群死群傷責任事件;森林火災“零發生”。
在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方面,一是加強基層應急基礎設施建設,全縣應急避難場所126個,臨時應急避難場所940個,避難場所村村全覆蓋。二是加強應急救援救災物資儲備保障,初步形成“1+32+N”物資儲備體系。三是加強鄉鎮(街道)應急臨災叫應建設,綜合覆蓋的應急廣播體系。四是加強本級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我們已初步形成“1+4+N”的預案體系。同時,我們在全縣分片區連續舉辦的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防治業務技能大賽,累計已對全縣23個鄉鎮(街道)的基層應急隊伍完成了分級分類測評。
其次,在筑牢安全防線上,一是創新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堅持高位推動,我們縣率先在全市實行縣委書記、縣長“雙主任”制。二是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全覆蓋。三是“零容忍、出重拳”開展專項整治,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最后,在自然災害防治方面,我們底改變了過去“災來應對、災后補救”的被動模式,將工作重心前置。一是極限思維到位,責任層層壓實。二是應急響應到位,調度科學果斷。三是隱患排查到位,巡查全面覆蓋。四是避險轉移到位,堅決應轉早轉。五是宣傳演練到位,筑牢人民防線。六是應急值守到位,力量預置前置,實現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防御的戰略轉變。
“十五五” 時期,巫溪縣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是什么?
展望“十五五”,我們將緊緊圍繞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全力推動我縣應急管理工作向“智慧化、精準化、系統化”邁進。
一是織密“一張風險防控網”。我們將全力推動三峽庫區森林火災應急能力建設項目和渝陜鄂大巴山自然災害預警指揮中心落地建成。
二是夯實“基層應急基礎”。我們將全面推進基層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全縣范圍內,實現鄉鎮(街道)依托基層自治體系“141”的管理機構、人員、裝備、標識的“四統一”。
為確保 “十五五” 目標任務落地,將采取哪些關鍵性保障舉措?
“關鍵在于防控‘融合’與‘機制’創新。我們將大力促進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深度融合,完善從發現問題、流轉交辦、督辦銷號的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并利用科技手段推動生產經營單位主動開展線上風險自查備案,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防控,以機制創新驅動能力提升,確?!逦濉黜椚蝿漳繕藞A滿完成?!?/p>

大中小

